OBD-II 的起源
OBD-II是随车电脑诊断系统第二代的简称。1993年以前的检测系统为第一代,各国各厂家采用不同的诊断座,不同的故障代码,不同的诊断功能,造成了各种车辆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多众多样。
大多数汽车的故障码由两位数组成,故障码的含义各不相同。奥迪和1989年以后的巴依尔车系由4位数组成。1992年以后的福特车系,随着诊断功能的增加,发动机故障码由二位数升为三位数,故障代码由原来的72条增加到160条。各种车系诊断座规格、种类也不相同。例如福特车诊断座有9种,1993年以后由6+1针诊断座改为17+8针诊断座:奔驰车系有圆形9针、38针诊断座和长方形8针16针诊断座:丰田车系有方形23针、圆形17针和方形17针诊断座;巴依尔车系有55针和88针两种诊断座。
这些1993年以前的随车电脑诊断系统,按美国标准称为第一代随车电脑诊断系统(OBD-I)。这种诊断系统自成体系,不具有通用性,且种类繁多不利于使用统一的专用仪器,给汽车的售后服务、维修造成很多不便。这种诊断系统不适用现代汽车结构日趋先进,机电一体化车用微机控制系统升级换代朝着标准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需要。
1994年,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(SAE)提出了第二代随车电脑诊断系统OBD-II的标准规范,经环境保护机构(EPA)及美国加州资源协会(CARB)认证通过并要求各个汽车制造厂依照OBD-II的标准提供统一的诊断模式及诊断座,统一的故障码,只用一台仪器,即可对各种车辆进行诊断检测。
OBD-II现在可适用的车种有美国的通用、克莱斯勒、福特,日本的丰田(凌志、佳美、皇冠等)、日产、三菱、马自达,欧洲车(奔驰、沃尔沃)等。 OBD-II的标准诊断座为16脚,具有数值分析的资料传输功能。故障代码为相同含义,具有行车记录器、重新显示记忆故障码功能、直接清除故障码的功能。
1993-1995年之间的车,老式的诊断座存在,新兴的OBD-II诊断座也存在,此年代的车可通过两种检测系统来检测。第二代OBD-II检测系统必须使用专用仪器,老型的诊断座可以采取线路跨接的方式调取故障码。